班级风采

位置: 首页 > 班级风采 > 大三班 > 正文

秋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27日 14:44浏览次数:

一、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注意事项: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

发现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建议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特别是二孩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最易中招。

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三、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传播途径: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主要症状: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易感人群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3.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四、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后引起胃肠道炎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痉挛等胃肠炎症状。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比如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易感人群:

学龄前儿童尤其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在我国5岁以下的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高达15%。

表现症状:

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感染者发病突然,一般在摄入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畏寒等。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可能出现发烧、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脱水症状。

五、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方式传播。

表现症状:

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有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接触患者1-7天发病。

预防措施:

1.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流行季节前(9-12月)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2.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勤洗手,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

3.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