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研工作 > 正文

子课题三总结

发布时间: 2021年08月30日 13:59浏览次数:

 子课题三总结

研究内容:导之以行,提升社会影响力——多方资源合理化运用

研究时间:2018.11—2020.6

研究对象:3-6岁幼儿

研究者:沈峥、何蒙等……

俄国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实现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他强调: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幼儿的发展从来都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也只有多方面共同协作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在合作过程中幼儿园教育是主导力量, 其他因素要发挥自身优势, 负责支持放大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曾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 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可见, 幼儿环保意识及行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培养。"三维互动"教学策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由来已久,互动是人类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互动者将互动论引入了教育理论中,认为教育活动就是用不间断的互动过程,只要保持互动,才能实现真正的育人目的,而"三维"则是将师幼间的互动拓展为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那么该如何在"三维互动"的隐性场域建构氛围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行为呢?

(一)百变活动室游戏“场”,萌发幼儿环境意识

德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学看做是整个教育过程的核心。他认为一个人虽然能够从周围环境、从与人交往中获得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不是系统的,必须通过教学来给予补充。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其内容更为系统、全面。为了有计划地开展环保教育,在选择、设计教学活动时,对原有教材进行改编或补充,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环保知识,有意识地渗透有关环保教育的内容。孩子喜欢听故事,更喜欢小动物。我们就投其所好,在孩子们的阅读区投放了大量环保绘本。在色彩斑斓的绘本中,孩子们看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从而产生了对莓好环境的向往,比如《幸福岛的沉没》,这个曾给人们带来希望的幸福之岛被人类肆意开发导致富饶的岛上动物灭绝,气温增高,变成了污浊之岛。恶劣的环境是海岛沉没了,毁灭人类生存的环境,就等于毁灭人类自身。《小雪豹的故事》《小鸟逃难记》告诉大家要关爱动物,保护它们的自然家园,不要关养喜欢大自然的小动物。在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中孩子渐渐懂得:人类应该把动物当作朋友,在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和它们和谐相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利用环保纪念日进行特别的教育。如在“6·15世界环境日”之际,开展“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带幼儿外出观察,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中色、形、声的美妙,产生对美好环境的情感。同时,通过讲故事、观看录像、欣赏图片、谈话讨论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例如:在3月12日植树节,我班开展了“微景观DIY”的主题活动,让幼儿热爱绿植并自己尝试播种植物;在4月22日地球日,通过欣赏图片、看录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认识地球只有一个,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爱护地球就是爱护自己。懂得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从小做个环保小卫士。

3、加强行规训练,注重实践参与。行为习惯最容易养成,将环保教育与生活习惯的培养紧密结合,是幼儿环保教育的有效方法。我们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说话、走路轻要轻;看到别人丢弃的瓜皮果壳时,要捡起来放入果壳箱;爱护图书,爱护玩具;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纸张的好习惯。如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幼儿用水后关紧水龙头的习惯。针对“地球上的水可以用完吗?”等问题,组织幼儿在观看录像“宝贵的水资源”后,找出地球仪和地图上有水的地带,知道海水和淡水,知道水来之不易,如果不节约用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如:要求幼儿收集易拉罐、可乐瓶、玻璃瓶,果冻盒等废弃物品,把它们再生利用,做成各种新颖、有趣、立体、直观的玩教具,既节约原料,也可减少污染,还可以带到幼儿园作为手工材料,布置教育环境。例如:我利用幼儿带来的薯片罐子做成了一个个笔筒,用可乐瓶雕琢成精致的鱼缸饲养小鱼和小蝌蚪,用捡来的广告纸折成垃圾盒和穿插成小动物等。这就更激发了孩子们收集这些废旧物品的兴趣,不乱扔垃圾,这些既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

(二)温馨家庭生活“场”,促进幼儿环保行为

我们幼儿园地处城乡结合地区,多数孩子都是有祖父辈接送,家长们对现在幼儿教育的了解及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我环保活动的开展工作带来不少的麻烦。主题活动顺应了幼儿的天性,深受幼儿们的喜爱和欢迎。但是家长们对这种家园互动的环保活动却颇有微词。记得我们这届小班刚开班的时候,在开学的一个月时间内,班级区域活动陆陆续续开展起来,少不了让孩子们从家中带些废旧材料来,一开始家长们到挺乐意的,可是第二次、第三次家长们渐渐感到厌烦了,甚至有些家长在班级QQ群内说三道四,我尝试了在班级QQ群内发布关于亲子教育的优秀案例和科学的教育理念,并经常通过与家长聊天争取家长的对幼儿活动的支持和理解,在我班组织的绿色亲子活动中,家长志愿者参与了活动,有目的引导幼儿种植花草的步骤和管理方法,了解一些小动物的饲养事项。我们还邀请家长参加了社区的“我爱护城河”活动,一起发宣传单,向市民宣传环保理念。

幼儿还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在他们刚刚开始接触环境时,得到正面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在疫情期间,孩子们因为疫情的关系暂时停学,但是我们环保课程依旧在继续进行,我们搜集了网络上各种环保教育资源,比如视频、绘本、律动等,将这些资源发送到班级群,引导家长和我们一起做好孩子环保教育,鼓励家长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做到处处为孩子榜样,多阅读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书籍,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瓜皮纸屑,不损害图书,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高声喧哗,不制造噪声影响他人的生活等。同时,家长要珍惜幼儿萌动的环保意识,如幼儿在街上看到地上有垃圾,马上捡到垃圾箱。这时家长应给予支持的态度和赞赏,家长要带幼儿积极参加各种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生活在绿色环境中,从小受到环保的教育,在潜移默化的环境氛围中,在实际操作中接受环境教育。

三、多元化社区实景“场”提升幼儿环保理念

激发幼儿环保意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带领幼儿去实地调查,到马路边观看车水马龙的情景,让幼儿知道废气的来源,亲身感受到废气对空气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我们还带领幼儿到社区开展了捡垃圾活动,孩子们个个成了“环保小卫士”。他们用小钩捡起地上的废纸及丢弃的废品,放在准备好的废品袋中,一起扔到垃圾箱里。看到变得干干净净的地面,孩子们都会开心的笑了,亲身体验到了良好的环保行为会带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环境。为了让幼儿明白垃圾的不同用处,我们还开展了垃圾的分类活动,告诉幼儿: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废纸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出新的产品,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废旧化学物质、旧针头这些有毒、有病菌的垃圾,要生埋或焚烧,以免病菌蔓延。同时,注意引导幼儿把环保意识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组织幼儿拾落叶、扫垃圾、为花草树木浇水、整理图书、玩具等,这也正是他们保护环境的行动体现。

三维互动中所营造的各个隐性场域,就像是空气一样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去,不仅在孩子的言行中无时无刻地渗透,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使幼儿园与家庭、幼儿与老师、家长间产生了多维度的紧密联系,从而营造出了一种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环保氛围。  

生态化的教育不仅关心如何把一个自然人造就成一个社会人,更要关注人们如何学会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教师、家长的支持和幼儿的成长将使人与自然更为和谐。大家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社会等资源的力量,积极营造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氛围,进而养成这种可持续的生存观念,从而获得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