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健

位置: 首页 > 安全保健 > 育儿经验 > 正文

健康入秋,预防先行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16日 09:05浏览次数:

健康入秋,预防先行

气温逐渐转凉,秋季高发病也开始活跃了,尤其是传染病,如流感、水痘、诺如病毒、细菌性结膜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幼儿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预防。

一、手足口病

病原体:一组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临床表现:

➢ 普通型: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 重症型:少数患者并发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和心肌炎等。

➢ 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发病前数天患者的眼部和粪便就可以检测出病毒,通常发病后一周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

 

二、流行性感冒

病原体:流感病毒(甲(A)、乙(B)、丙(C)三型)

特点

➢ 秋冬季节多见

➢ 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而死亡。

➢ 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临床表现

➢ 急起高热(39-40℃)、全身疼痛(头痛、肌痛、全身不适)、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咽喉痛、干咳)。

➢ 胃肠型流感: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

➢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预防

➢ 流感疫苗接种,其他同上感。

 

 

三、流行性腮腺炎

病原体:腮腺炎病毒

特点: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腮腺肿痛是特征性表现,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腮腺肿大前7日到发病后9 日)。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唾液的吸入亦

可传播。

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佳、全身不适等。

➢数小时腮腺肿痛,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张嘴或吃酸性食物时,由于唾液分泌增多,可使疼痛加剧。

➢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

病程: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病程10~14天。

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14-35%)、卵巢炎、胰腺炎等

治疗:没有特效药,主要对症处理,如意金黄散外敷。

预防:疫苗接种(麻腮风)。

四、水痘

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从发病前1-2天到疱疹全部结痂均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和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发病前1~2天仅有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表现。而后在皮肤出现针尖大小的红色斑疹、丘疹,疹子经1~2天后变为绿豆大小的疱疹,3~4天后干燥、结痴。常可在7~10天内自然痊愈。一般冬春季发病。

特点:红色皮疹,剧痒,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头面部>四肢,全身性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可同时出现。

 预防措施

➢ 疫苗接种(首剂12-15月 第2剂4-6岁)

➢ 搞好居室卫生,保持空气流通

➢ 加强营养,适当增补蛋白质

➢ 流行期间少到公共场所。

 

温馨提示
01健康饮食,不喝凉水

02注意卫生,勤洗手
03保证充足的睡眠
04积极开展体育运动
 家园配合
01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02引导孩子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
03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04请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
05按要求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幼儿常见的传染病。

 

下一篇:爱眼小知识